
武林佚事系列
作者:灰湖
更新时间:2017-09-21 05:19:56 [共33章]
最新:第 33 节
山历来易改,皇帝亦然。
君不见,古来帝王有几何,名垂青史者廖若晨星矣。
前皇驾崩七日后,新皇即位,便是前皇之兄长太子赵祯。在四王爷的辅佐下,坐上了本就属于他的龙椅,成为众望所归的真命天子。
而前皇赵靖,自落下山崖后便尸骨无存,御林军冒险下悬崖几番找寻,连一点血迹一根骨头都没有找到。
同样,九王爷赵鸿麟及皇后红灵的遗体亦毫无踪迹。
赵祯因这变故整日郁郁寡欢,眉头深锁,念着六弟,想着六弟。想他一生心酸,含冤抱恨而终,结果竟连个尸骨都没有……每思至此,泪水已不由流满双颊……
目前在民间,赵靖的死因则是这样流传:皇上为乱党暗杀,九王爷和皇后为了保护皇上壮烈牺牲。
因此,皇后及九王爷都成了忠烈。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的。
气势恢宏的勤王府,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,处处是灵幔,入眼皆为白色。最醒目的是大厅尽头那个大大的“奠”字,白底黑字,黑色的绣球,为本就沉痛的王府增添无限凝重与哀伤。
真是做梦都想不到,他们那冷媚绝美的王爷,武功独步天下的王爷,竟然会这么去了……
就算王爷对他们这些侍婢并不亲切,甚至是冷漠无视,可是王府上下的人都为王爷的去世感到伤心。两个多月过去了,王府中人仍然无法接受,无法接受王爷就这么死去的事实。王爷的音容媚态在他们眼前不断地出现,仿佛就在身边,王爷并不曾离去!
匆匆自九华山赶回来的玉如虹,却站在门口停了脚步。
看着那白色的灵幔在风中飘舞,八月的秋阳依然毒辣,照在白色的布上反射出的光线异常刺眼,令人几乎难以睁目。
又是这样的场景,他的家中到处是白色与黑色,还有笼罩在王府周围的凝重气息,压得他几乎要喘不过气来--
他的父王,武功绝顶的父王真的死了么?
武林佚事——《皇族败类》
悠悠千载,多少帝王,踩着他人血肉尸骨,坐上权力的顶峰。
朝堂后庙,富贵贫庶,纷乱江湖,莫不可颠覆朝纲。
北宋时期,王者信奉佛教,大兴佛法,兴建寺塔,塑造佛像,此为弘扬佛教的
鼎盛时期。
安居乐业、国泰民安,当朝空前繁荣的景象给人以安逸泰然的心态。
浑不知,人心散而国防衰。
人皆安于现状,毫无忧患意识;朝廷致力佛事,疏于内防,国力已呈内散而外
弱之势。边陲诸雄虎视眈眈,时犯边境,幸而守边之将忠勇善战,与众将士浴
血退敌,守卫疆土不受外族侵入。
处于平稳繁荣的盛世,人人挖掘出自身懒散的习性,好逸恶劳,又将人类磨嘴
皮之功尽数发挥。
于是,在毫无预警之下,一个不啻平地惊雷的传言在东京炸开了锅——
京城里盛传——皇宫惊变!
当今圣上有七子,大皇子亦即太子,乃皇后之子,自小有材,勤奋好学,一直
是诸贤臣眼中未来的明君,拥护者众多。二皇子为嫔妃所生,恃才傲物,虽有
大智却不得人心。三皇子为蓝贵妃所生,天资聪颖,然生性淡泊,早已远离皇
宫这块是非之地,遁于山野过着平淡的日子。四皇子乃三皇子同母胞弟,同样
才智过人,却性格迥异。四皇子乃军事奇材,城府极深,且耐心十足,做事干
净利落,从不授人以把柄,无人知晓他真正的实力。五皇子为齐贵妃之子,深
具才学,自视甚高,巧舌连簧,朝臣有近三分之一为其所用。人尽皆知,五皇
子与太子是对立的,和二皇子联手的势力竟与太子不相上下!尝劝四皇子与其
联手却遭婉拒,二人并未死心,不时到四皇子府上坐坐,使的旁人以为四皇子
亦是五皇子派的。而四皇子的态度则是暧昧的,既不承认亦不否认。至于六皇
子与七皇子,已经被人自动排除在皇位之争外。先说七皇子,乃嫔妃所生,今
年只有三岁,襁褓中的婴孩如何争位?而六皇子,虽为皇后所生,太子胞弟,
境遇却大不相同。皇帝除了操劳国家大事,还要巡幸后宫众妃,已是劳心劳力
,哪有心思花在子女身上?皇后乃一国之母,后宫之首,除了管制后宫嫔妃,
又要将心思放在太子的培养上,哪有时间陪伴另一个儿子?因此,六皇子纵然
才思敏捷,天赋异禀,却依然引不来父母关爱,就如无父无母的孤儿。倒是生
性温厚的太子,会不时在闲暇时陪陪自己的弟弟,不使他太过孤单。而年岁不
过比六皇子大七岁的九王爷,少年时还会陪他,如今娇妻在侧自已忽略了孤独
少年。幸而六皇子自己常到太医院看书消磨,那里的白胡子太医和蔼慈祥视他
若孙子,是以他喜欢这里的药味,说是有爷爷的味道……
武林佚事——《武林盟主》
武林盛世,江湖太平,偶有纷争,不过微末。
英雄草莽,绿林黑道,名门正派,江湖实为一口烂泥塘,大虾小蟹,泥鳅红鲤,混为一潭却又各行其事,若欲束之,非常人所为也。
武林中正是有此高人,将混乱江湖整治有条,是为各门派及黑白两道敬仰之英雄!
江湖中人对此英雄有一描述:自古英雄出少年,美人如玉剑如虹。
绵绵细雨中,江湖飞递着消息——
三月十六,少室山南麓,三年一度的武林大会,即武林盟主选拔大会将在此举行。
是时,江湖格局混乱,异军突起,各门派之间明争暗斗由来已久,并呈愈演愈烈之势。现任武林盟主自感年老力不从心,有意于三年一度的武林大会中挑出合适人选接任其职,幸而武林大会于焉到来,并将大会选在素有武林泰斗之誉的少林寺进行。
少林寺乃东道主,自是以谨慎热心的态度为此次盛会做好万全准备。
据悉,少林寺将由史上最年轻的戒律堂首座——二十五岁的戒嗔大师参与本次比武大会。
戒嗔大师乃少林长老之徒,方丈师弟,自小长于少林寺,精通佛法,勤于武学,武功超群,然深居佛门鲜少外出,是以少有人知其名。若不是此番大会由他出赛,怕是没几人会知少林寺有此人存在。
因近在家门,少林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,加之少林武学博大精深,早已是声名显赫,江湖中纷纷传言,若现任盟主执意退位,其继任者不出少林左右!
阴雨显然无法阻挡有心人参加武林大会的急切步伐,泥泞路上,佩剑持刀之客行程匆匆,皆往少室山赶去。[墨]
行于后方的一辆华丽马车在众江湖客中算得异数,旁人骑马走路紧赶慢赶,此车却是慢慢悠悠,好似雨中游街,且装饰精致,分明召告众人此为富贵人家,欲抢从速!此为玩笑,有心人侧目视之,瞧及车上“南宫”标记,即远远退去。是武林四大家族的南宫家族,谁都不愿惹麻烦上身!
而车内却另有麻烦——